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山东滨州市是工业大市、民营经济大市,去年规上工业营收达9473亿元、列全省第5位,今年1-8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连续6个月保持全省第1位;全市民营市场主体达到47万户,数量占比超9成,税收占比超8成,贡献GDP占比超7成,民间投资占比超6成。
良好的发展态势,离不开营商环境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提供的“硬支撑”。近年来,滨州市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是环境建设的生命线”的共识,坚决树牢“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构建“3+8+N”营商环境工作体系,全力打造“滨周到”营商环境品牌,成功获评山东省首个、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在山东省“营商便利度”指标考核中连续两年列“小组第一、全省一等”。
突出“特色化”,探索政务服务创新机制。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牵引,首创工程建设项目租赁土地办理审批手续实施办法,累计整合土地1770亩,促进投资73.5亿元,填补了全国“政策空白”。创新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十证联发”,企业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作为使用土地证明文件,部门提前审查,减少企业手续办理时间100余天。创建全国首个“无押金城市”,打造“以承诺为凭、以信用作保、以监督兜底”服务模式,推出就医、住宿、招投标等多领域“无押金服务”场景,累计惠及377万人次,退还、免缴押金17.5亿元,入选山东省“高效办成一件事”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最佳案例。
突出“常态化”,拓宽政企对话交流机制。连续两年创新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收集诉求、专人专办、即时即办,已实现企业家梦想6100余个。每周开展“政企同心˙亲清茶事”活动,市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听建议、解难题,累计帮助解决企业诉求问题226个。搭建“惠企通”服务企业云平台,构建“12345+”综合服务体系,连续四年实施惠企政策“三评”,接连举办五届企业家大会,定期开展“滨州企业日”活动,累计表彰优秀企业家573人次,“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在滨州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突出“数字化”,构建高效服务监管机制。全国率先推出电子保函“中标即退费”惠企政策,打造“融资+保函+金融超市”公共资源交易综合服务体系,获评全国优秀信用案例。打造“事前防控、首错免罚、严管重罚、延伸服务”闭环型市场监管模式,入选全国市场监管执法办案电子数据取证试点城市,推动单一监管向综合服务延伸。滨州“中介超市”取得平台上线最早、入驻门槛最低、选取方式首创、率先信用监管四个全国领先,项目累计发布数量稳居全省首位。
突出“法治化”,规范企业保障治理机制。坚持“依法有法办、有法依法办”,发布实施《滨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设法智护航中心,“凤栖梧”破产审判工作获国家发改委《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情况交流》刊发推广。深化企业合规建设法治服务,帮助企业事前法治体检、事中行政执法合规指导和事后司法监督保护,将法治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实施企业不扰“宁静日”制度,建立涉企执法备案机制,编制不罚、轻罚、不予行政强制“三张清单”,今年以来惠及市场主体2133个,减免涉案金额1433余万元,让企业真切感受到政府服务的温度。
优化营商环境是“永不竣工”的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下,滨州市坚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总牵引,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力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5.0,竭力创优营商环境,奋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注入充沛活力、强劲动能。(通讯员:郭帅、李佳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