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前夕,《中国企业报》记者走进了山东省惠民县,这里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还有着令人垂涎的传统美食。同为山东老字号,杜桥豆腐皮和魏集驴肉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地道的口味,吸引了无数食客的目光。而这两道美食的传承人不仅将古法工艺延续至今,还融入创新元素,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杜桥豆腐皮:匠心独运,豆香四溢

  在惠民县清河镇的东方豆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碌地制作杜桥豆腐皮,从选豆、浸泡、磨浆到煮浆、点卤、泼制,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精益求精。

  这里,一张张豆腐皮承载着对传统的尊重与坚守。杜桥豆腐皮的制作选用优质非转基因大豆,利用天然黄河水,结合独有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杜桥豆腐皮制作技艺,经过十几道传统手工工序而成。据悉,这一技艺起源于清朝末年,历经百年传承,至今仍保留着最纯粹的味道。



  “我们的豆腐皮,讲究的是豆香纯正、口感绝佳。”东方豆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先光介绍,“从选豆到成品,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每一片豆腐皮都能达到最佳口感。”

  这份匠心,不仅体现在对原材料的精挑细选上,更体现在对制作技艺的精益求精上。随着市场认可度的提升和公司规模的扩大,在传承匠心的基础上,东方豆制品有限公司也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公司现拥有员工100余人,种植大豆1000余亩,并配备了先进生产流水线3条和各种豆制品机器30余台套,日产大豆8至10吨。这些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近年来,我们不断研发新产品,拓展销售渠道,让杜桥豆制品走向全国。”马先光说,公司目前主要生产豆腐、纯手工豆腐皮、豆干、千张原味、黑皮、豆泡、素心管等六大系列近20多种产品,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山西、河北等省市,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

  凭借着卓越的产品品质和匠心独运的制作技艺,东方豆制品有限公司先后被评为“首批省级非遗工坊”“山东省老字号”“山东省餐饮协会优质食材金牌供应商”“山东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研发基地”等荣誉称号。2016年,杜桥豆腐皮制作技艺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东方豆制品有限公司已先后荣获5项国家专利,这些荣誉既是对匠心传承的褒奖,对不忘初心的肯定,也是对改革创新的点赞。

  新春佳节期间,杜桥豆腐皮俨然成为了当地居民和游客们争相购买的美味佳肴。无论是即食、凉拌还是炒菜,杜桥豆腐皮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风味,为人们的新春餐桌增添了一份别样的年味儿。

  魏集驴肉:百年传承,美味绝伦

  《中国企业报》记者来到魏集镇,探访了魏集驴肉的制作工艺。我国自古就有“上有龙肉、下有驴肉”之说,北方很多地区更是喜食驴肉,将它视为人间至臻美味。魏集驴肉的制作技艺起源于清代同治年间,至今已有超过150年的历史,驴肉以其不肥不腻、肉质鲜美而闻名遐迩,尤其是用老汤调味、带皮煮制的驴肉,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春节期间是贾老四驴肉铺最为繁忙的一段时间,前来购买驴肉的顾客络绎不绝。这家店铺的老板名叫贾增领,以祖传秘方做熟驴肉,他已是第六代传人。



  《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贾老四驴肉铺的驴肉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他们选用的是内蒙古大草原上散养的2岁壮年驴,这些驴肉质紧实、营养丰富。结合百年老汤和多种名贵中药材进行精心煮制,使得驴肉在煮制过程中充分吸收了各种香料的精华,色泽酱红、肉质酥烂、醇香四溢。

  贾老四食品有限公司先后获得“山东老字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齐鲁名吃”等多项荣誉。

  近年来,贾增领大胆探索,在保证驴肉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新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解决了老字号口碑好但很难走出去的困境。2008年,公司引进了现代的真空包装工艺和杀菌设备,解决了肉食品远距离运输困难和保质期短的问题;2018年公司的第一家直营店开业,并在惠民县周边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2020年左右,借着直播热的东风,公司尝试淘宝、抖音等网络带货模式,新的销售渠道逐渐打开。

  在这次新春走基层采访中,《中国企业报》记者深刻感受到了传统美食背后的匠心与传承。杜桥豆腐皮和魏集驴肉,不仅承载着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成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企业报》记者也庆幸能看到,新一代传承人所作出的创新融合,使得老口味在新时代的变迁中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愿两家老字号在匠心传承与高质量发展的交响曲中,敬畏传统,无惧变化,不断向前。


点赞(113580)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