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中央召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座谈会。在这一关键时间节点举办的高规格会议,意义非凡,恰似报春的“早春之讯”,为浙商注入了澎湃的创新动力,预示着全年乃至未来持续的蓬勃发展。

  浙商能够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崭露头角,绝非偶然。回顾过往七八年,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复杂严峻,竞争激烈。但浙商及其企业家群体凭借坚毅不拔的精神,在艰难中砥砺前行,练就了强大的竞争力,展现出作为中国极具定力、信心与底气的成熟商界群体特质。此次座谈会上,总书记着重强调,党和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方针政策,已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这一明确表态,让广大浙商吃下“定心丸”。只要国家大政方针稳定,浙商就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敏锐捕捉机遇,勇于突破,开辟新的发展天地。即便遭遇挫折,浙商也会凭借顽强的韧性,以创新为驱动,实现破茧重生。

  杭州作为“六小龙现象”的发源地,有着独特的发展密码。尽管国内不少城市在科技创新领域各有优势,杭州却构建起年轻一代专注创新的“科技雨林”生态,形成全社会资源协同助力创新的“城市基因”。杭州街头斑马线前车辆礼让行人,彰显的是对人的尊重,传递出温暖与善意。“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等理念,是浙江地方党委政府秉持长期主义、开明包容、务实亲清的生动体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民营企业、网络经济蓬勃发展,人才与企业家备受尊重。杭州持续完善创新生态,推动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创业创新氛围浓厚,优良的营商环境为浙商精神传承与发扬提供了肥沃土壤,让浙商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现象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025年被寄予厚望,堪称中国经济发展新“元年”。此次座谈会,彰显了中央对民营企业更深层次的信任与支持。从“民营企业是自己人”的论断,到民营企业在国内外经济舞台上的卓越贡献,民营企业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这一会议,饱含对年轻创新人才的期待。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在于年轻人与顶尖人才,他们往往能带来突破性创新成果。可以预见,国家及各级地方将在年轻创新人才培养与使用上加大力度,营造一流的人才生态与科技创新环境。同时,这也体现了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促经济政策,为今年及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年初的这一“早春之讯”,将激发企业家创新热情,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科技创新,开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我们坚信,在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座谈会精神的引领下,不仅民营企业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都将被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共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磅礴力量。

  (作者为海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董事长)

点赞(1144)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