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双流区航空适航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揭牌暨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共建启动仪式在空港·云展示中心举行。民航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推动双流区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揭牌仪式上,双流区与民航二所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航空适航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成功落地。这一重要平台的建立,既是贯彻民航局与四川省协同合作、全面推动地方民航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也是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立园满园”部署的重要举措,将为成都航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适航审定作为民用航空器安全准入的“技术门槛”和“法律准绳”,是民航工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此次揭牌的航空适航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是双流区与民航二所继航油航化审定中心后的又一标志性合作。民航二所作为全国唯一的民航应用技术研究机构和最大的技术产品提供方,将为平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据介绍,航空适航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将聚焦适航审定企业的核心需求,重点打造培育服务、成果转化、安全技术、信息分享的“三中心一系统”,为航空适航领域提供一站式、全链条专业服务,填补区域航空适航技术服务空白,推动双流航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平台建成后,将显著提升适航认证效率,缩短认证周期,降低企业成本。
当天,双流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共建启动仪式同步举行,民航西南空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赛迪研究院等8家单位代表共同按下启动键,计划将聚焦低空智能管控、气象服务、应用场景开发等领域,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双流已先后落地机载设备适航审定中心、民航西南医学中心等10余个稀缺性、功能型平台,吸引空客、中国商飞、顺丰等248家优质航空企业落户。在低空经济领域,双流将以此次生态共建为契机,充分发挥适航审定资源优势,推进场景创新和项目落地。”在低空经济主题分享会上,双流区航空经济局进行了产业推介与分享。
随后,行业专家围绕低空经济发展展开深度研讨。民航二所重点解析了低空智能管控体系构建路径,分享了关键技术突破与实践案例;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展示了低空气象观测预报技术创新成果,并探讨气象服务在多场景中的应用前景;赛迪四川则聚焦低空经济与文旅、交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提供了专业的场景应用分析和策略建议。
目前,双流正在加快推进5.26平方公里的航空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今年内将建成片区教育基地和航兴路等6条道路。同时,将统筹做好土地、能源、公共服务等“硬支撑”和航空金融、法律、人才等“软服务”,打造“生产高效、生活便捷、生态优美”的现代化航空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