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北京,春潮涌动,春意正浓。一场汇聚尖端科技成果、激荡智慧力量的科技盛宴如期而至,吸引着全球关注的目光。3月27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
本届论坛年会由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会期自3月27日至31日,共设置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五大板块、128场活动。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议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发展,共享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共商全球创新规则和创新治理,共同推动科学技术造福各国人民。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迎宾机器人“妮娅”
本届论坛年会呈现四大亮点:
一是在论坛策划中更加注重前沿性,紧扣“新质生产力”这一热词,汇聚全球顶尖智慧,深入探讨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打造全球前沿科技的“风向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本届论坛年会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部署,开展一系列高端对话与成果展示,让“中国科技故事”更加深入人心。
二是在论坛组织中更加注重国际化。30余家国际组织与境外机构主办、承办18场平行论坛,29位国际组织与机构负责人参与平行论坛致辞、演讲、对话等环节。前沿大赛更是吸引了美国、英国、瑞士等74个国家和地区的1298个境外项目报名参赛。技术交易板块34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成果首发、首秀。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嘉宾与机器人互动
三是在论坛议题中更加注重教育科技人才的联动。人才是第一资源,本次论坛年会特别为相关科技人员群体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交流平台、创造合作机会。比如,面向青年人才,设置了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论坛和AI for Science青年论坛;面向留学生,策划了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和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面向女科技工作者,设置了科技女性创新论坛等,进一步激发了各类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
四是在论坛筹备中更加注重科技感。本届论坛年会精心打造全流程、多维度的应用场景,深度融合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前沿科技,让论坛不只是论坛,更是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中国企业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从负责迎宾的仿生交互型机器人“妮娅”,到不间断巡视机房温度的机器狗,从泡茶、咖啡拉花,到踢足球、弹钢琴、写书法,由近百台机器人组成的“智愿者天团”,覆盖了迎宾、巡检、表演、服务等多类岗位,不断刷新着人们的想象边界,让前沿科技走入大众生活。
机器人“智愿者”为嘉宾提供现场服务
中关村是我国现代科技创新的摇篮,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成为我国第一个高新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中关村论坛自2007年举办首届论坛活动以来,已成功举办15届,成为中国联通世界的科技桥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主舞台”。未来,中关村论坛将以科技创新为笔,为中国式现代化书写出最生动的创新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