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更快把产业人群庞大的农民工队伍,由产业工人向行业工匠的身份转换?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探索、统筹规划,以构建“服务链、成长链、资源链”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极大地推动众多的农民工由“工”向“匠”的身份转变。近日,该公司这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创新方法,被重庆市总工会作为创新案例在全市推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建筑行业农民群体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适应新的形势变化,让更多的农民群体由产业工人向产业工匠转变,重庆建工三建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统筹构建打造“服务链、成长链、资源链”的工作平台,推进农民工队伍的思想升级、素质升级、能力升级的、身份升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是全局性谋划“服务链”,用一盘棋的理念,规划建设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点平面布置和功能设置,对过去的农民工业余学校、职工书屋、工匠工作室等进行一体化融合打造,配备生活农场、暖心驿站、议事平台等,充分融入“党性、司情、安全、感恩”教育,每年都有超1200名农民工被纳入“服务链”中进行培养教育。二是整体性打造“成长链”。三建公司先后以实施思想引领、素质教育、技术培训、普法宣传、创新创效5大素质技能提升行动,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提升广大农民素质,公司组建了一支劳模工匠、技术能手、优秀项目管理人员为代表的22人的培训师资队伍,为“示范点”配置了各种书籍报刊300余册,开设“理论+实践”课程20余门,开展内训70余次,组织农民工参与各级技能竞赛4批次,近800人次农民工从中受益。三是持续性畅通“资源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