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倡导高效建造的时代大背景下,建筑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业革命”。从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到温馨宜居的住宅小区,再到独具特色的文旅项目,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工业化的关键载体,正焕发出强劲的创新活力,展现出无限的发展潜能。
近日,金隅集团媒企联合调研团怀揣着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浓厚兴趣与热切期待,深入金隅住宅产业化(唐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隅住宅产业化公司”)。产品展示区内各类建筑构件映入眼帘,一场围绕“好构件造好房子”,探寻装配式建筑绿色环保与高效建造实践经验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调研就此拉开帷幕。
绿色理念贯穿全程,筑牢环保根基
走进金隅住宅产业化公司的生产车间,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传统建筑工地截然不同的世界。这里没有传统工地的喧嚣与扬尘,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生产设备整齐排列,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在模具平台上,自动给料机器在钢筋水泥中不停地穿梭与积压,在震动与积压中,实现了从传统手工砌筑到预制混凝土构件批量生产的重大变革。
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推动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装配式建筑成为建筑绿色化的关键路径。金隅住宅产业化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绿色理念贯穿于生产的全流程。
金隅住宅产业化公司总经理赵启刚介绍,从工厂设计阶段开始,就充分融入了绿色标准,每一处布局和每一项设施都严格遵循节能降碳的要求。在生产运营过程中,蒸养冷凝水回用装置和太阳能发电板等技改项目发挥了显著成效。每年可节水4000吨、降耗115吨标煤、减碳288吨,树立了绿色生产的标杆。其PC构件成功入选《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登记指导目录》,全系列产品均通过了绿色建材认证,为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
公司办公区的金隅智造房屋,堪称一座绿色科技展示厅。这里汇聚了自主研制的外墙板工艺、光伏一体化系统、BIM技术、工业化内装和SMC整体卫浴等先进技术和产品。整座公寓楼采用金隅绿色建材,节能效果达到了北京市80%建筑节能标准,装配率更是高达93%。站在楼前,人们能够切实感受到装配式建筑在绿色环保方面所具有的巨大优势,以及其作为打造绿色低碳居住环境的成功范例所带来的震撼。
产业链协同发力,达成高效建造
在仓储库房里,每一件整齐码放的建材都拥有一张专属的“身份证”标签。技术人员只需轻轻扫码,就能立即了解到产品使用的项目名称、详细信息及使用方法。这一小小的标签,体现的是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智慧。
赵启刚介绍,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三天一层楼”早已不再是天方夜谭。爬升式工程施工平台宛如巨人的手臂,能够灵活地进行升降操作。它不仅为主体结构施工提供了可靠的防护,还大幅提升了外墙装修的效率。这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又改善了施工环境。
金隅装配式PC多年来在产业链协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公司始终贯彻“一高双赢三统筹”的要求,明确锚定产能突破、技术领先、全产业链协同的发展路径,从而能够有效应对市场的波动。
在产能扩张方面,玉田基地的产量逐年稳步提升。2024年达到了9.46万m3,2025年的目标则是12万m3,单月最高产量更是达到了1.32万m3。公司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三期项目生产线,并且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通过联动联盟工厂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产能规模,加快市场响应速度。
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在6年的时间里参建了超过400万㎡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广泛参与了众多首都民生和公共服务项目以及外地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年度订单量达到了16万m3,市场占有率升至13%,在区域内排名前列。公司依托集团优势,成功开拓了30余家大客户,与央企国企、头部房企展开了紧密合作,实现了客户结构的多元化。
直面挑战,明晰未来“三步走”战略方向
虽然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公司已经针对诸多挑战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十五五”期间,要进入行业领头羊行列,实现装配式产业“三步走”第三步战略目标,进入长江以北区域行业前三。
具体举措包括:聚焦住宅PC核心业务,深耕京津冀市场,以保障性住房和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不断优化产品体系,大力推广Geam体系技术,进一步增强在住宅领域的竞争力;积极拓展公建业务,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升级;加强集团内部协同,充分发挥优质材料和房屋的优势,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金隅品牌。
此外,公司还积极开拓新赛道。依托天津金隅美宅样板房,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提供“农宅标准化构件包”和EPC工程总承包服务;与行业领军企业展开合作,抢占UHPC/HPC高端装配式市场,提前布局城市更新、军工及海外高端市场。
通过此次调研可以清晰地看到装配式建筑在绿色环保和高效建造方面所具有的巨大优势与潜力。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和行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推动下,装配式建筑有望成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以好构件造好房子”不仅是金隅的不懈追求,也必将成为未来装配式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未来,装配式建筑将为人们打造更加绿色、环保、高效、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空间,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绘就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审核:马国香 付强
校对:米果 晓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