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昭阳路派出所紧密结合上级关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部署,不断加大反诈宣传工作力度,有效遏制电信诈骗案件高发态势,切实以实际行动维护保障辖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为辖区居民营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2024年,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3.6%。
构建宣传矩阵,切实强化反诈能力
一是精心部署,构建指挥体系。组织设立反诈宣传工作小组,在节假日、寒暑假始末、季度、半年及年底等重点时段,组织开展反诈专题研讨会,深入总结工作经验,沟通宣传重点,并在工作中积极融合多方资源,深化部门协作,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推动反诈宣传工作走深走实。二是多元探索,构建线上平台。紧扣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特点,积极探索“互联网+反诈宣传”新模式,充分借助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定期推送图文、短视频、典型案件分析等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内容,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向群众普及反诈知识,引导群众学习反诈经验做法,同时发动辖区28个村居、社区工作人员及网格员、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广泛转发防范宣传信息到朋友圈和微信群,切实提升辖区群众关注度、参与度,多维度提升防诈反诈宣传吸引力。2024年以来,发布《每日警讯》365条、转发公众号防范宣传信息50余条,覆盖辖区群众8万余人。三是全面覆盖,构建线下阵地。坚持“大水漫灌”宣传理念,紧抓入户走访、隐患排查等工作节点,深入辖区各村居、社区,通过在小区电梯间、楼梯间等醒目部位及行业场所、社区公园、小区门卫等人流量大的区域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播放反诈音频等多种方式,实地开展宣传活动,确保反诈知识全方位、多层次渗透到辖区各个角落,有效增强辖区群众反诈意识,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2024年以来,张贴反诈宣传海报、材料7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150余条,设置LED宣传标语90余条。
紧盯宣传重点,精准守护财产安全
一是精准发力,强化社区村居定制宣传。深入剖析辖区人口结构、生活模式以及高发诈骗类型,充分整合优势警力资源,针对老年群体居多及年轻人集中的村居、社区,结合发案实际,量身定制反诈宣传方案,在开设“老年人防诈课堂”的同时,借助社交媒体平台传播优势,以丰富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养老诈骗等常见诈骗手段及防范方法,精准推送防网络刷单、网络贷款诈骗等宣传内容,有效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2024年以来,开展专题宣传活动35场次,覆盖辖区群众2万余人。二是重点攻坚,强化薄弱区域针对宣传。紧盯反诈宣传基础较为薄弱、诈骗案件高发区域,引入并安装智慧警务小喇叭,通过定时播报与即时插播相结合的方式,向居民广泛传递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方法,使反诈知识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提升居民的防范意识。同时,建立长效跟踪机制,密切关注宣传效果和案件发案情况,动态调整宣传策略,确保宣传工作取得实效。2024年以来,安装智慧小喇叭30余个,播放反诈音频190余条。三是定向覆盖,强化重点群体专项宣传。深入走访了解并挖掘辖区校园、企业、商铺的潜在诈骗风险,将反诈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定制企业、商铺个性化反诈方案,通过反诈宣传进校园、主题班会、专题宣传讲座等活动,开展精准反诈宣传,揭示诈骗手段、讲解防范要点,有效增强师生、职工的防范能力,同时组织建立商铺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鼓励商户相互提醒,营造浓厚反诈氛围,形成群防群治良好局面。2024年以来,开展专题宣传讲座50场次,覆盖企业、商户3000余家,学校师生1万余人。
深入联动协同,扎实稳固反诈防线
一是跨界融合,凝聚反诈合力。进一步强化与金融机构、通信运营商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合宣传、快速止付等工作机制,在与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密切监测异常资金流动,及时拦截可疑交易的同时,与通信运营商协同作战,加强诈骗电话、短信的封堵治理,从源头上遏制电信诈骗的滋生,切实增强反诈工作整体效能。2024年以来,联合银行、通信部门召开会议3次,开展宣传活动10场次,宣传覆盖辖区群众6000余人。二是联席协作,共商反诈良策。定期邀请街道相关部门代表、社区代表及辖区居民代表召开反诈工作联席会议,围绕电信诈骗防范工作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开展深入交流,收集各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分享工作经验、通报工作进展、分析典型案例,充分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反诈工作共识。2024年以来,召开联席会议56次,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90余条,为反诈宣传的精准施策提供有力依据。三是完善机制,筑牢长效保障。不断优化完善反诈工作的宣传教育、预警防范等各项机制,加强对反诈工作的统筹规划与组织协调,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同时依托在党委政府,将反诈宣传工作纳入社区、村居考核体系,加大反诈工作在考核分值中的占比并完善扣分机制,有效激发社区、村居开展反诈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