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大画卷中,混凝土行业犹如坚实的基石,为城市的建设与更新提供着不可或缺的支撑。太行山,作为华北大地的脊梁与文明的褶皱,不仅是地理分界线与生态屏障,更见证着这片土地上企业的发展与变迁。它宛如一台横跨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巨大空调”,调节着区域气候,山内凉爽宜人,山外酷热似火。

  日前,金隅集团媒企联合调研团在调研中发现,邯郸金隅太行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邯郸金隅太行商砼科技有限公司与石家庄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发展尤为瞩目,它们在绩效引领、绿色环保、数智赋能、创新驱动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以实干担当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展现出新时代水泥混凝土企业的崭新风采。

  价值深耕:老国企转变观念释放新潜能

  在晋冀鲁豫四省交界之地,有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国企——邯郸金隅太行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它是国家“二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也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水泥厂。如今,这座老厂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实现逆风翻盘,守好金隅集团水泥板块京津冀价值高地的南大门。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这家拥有67年历史的老国企,是如何实现逆风翻盘的?

  冗员问题曾是企业转型的难题,但邯郸金隅公司通过管理智慧将其转化为战略突围的“隐藏资产”。公司积极探索自主维修新路径,成立区域维修队伍,深挖职工自身价值。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主完成炭黑仓改造等多项工作,降低维修费用443万元。此外,公司还组织职工承揽兄弟单位安装检修工作,选拔输出技术人才,谋划国外项目,让冗员从“静态负担”转变为“动态价值”。

  邯郸金隅公司高度重视职工创新创效能力提升。制定《创新创效管理制度》,完善“五小”创新奖励办法,激发职工创新热情。2024年,公司征集创新创效项目114个,总创效额达1588万元,“五小”创新成果150余项。公司举办劳动生产竞赛,张喜鹏创新工作室荣获“2023年度河北省建筑行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在原料替代方面,公司创新新增多种高性价比原燃材料,提高替代燃料率和原料率,协同处置量也大幅提升。同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4.42%。

  随着3D打印、AI配方优化等技术普及,邯郸金隅公司敏锐捕捉到水泥定制化的发展趋势。在轨枕水泥、雄商高铁高端水泥取得成功后,2025年公司积极谋划风力发电塔筒P.O52.5水泥定制化研发,并在三个月内实现从无到优的目标。目前,该水泥已服务多家大中型集团公司的风力发电塔筒生产基地,P.O52.5水泥销量大幅增长。下一步,公司将结合地域特点,攻坚煤矿井下填充材料研发,开拓定制化产品市场。

  邯郸金隅公司党委将“红色引擎”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实现“止血扭亏”到“造血生肌”的转变。2025年1月—6月,公司实现利润3018万元,同比增加8112万元,三个揭榜挂帅项目成果斐然。



  当前,邯郸金隅公司正在推进企业退城入园整体搬迁工作,新建一条9000t/d低碳智能环保水泥熟料生产线。此次搬迁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转移,更是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打造成为引领邯郸乃至京津冀区域水泥行业绿色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杆项目,绘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金隅方案”。在时代的浪潮中,邯郸金隅公司凭借观念转变和积极探索,释放出老国企的新潜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绩效引领显优势 绿色环保促转型

  长久以来,混凝土在人们印象中是城市发展的骨架,是“冰冷工业符号”。然而在邯郸金隅太行商砼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混凝土与文创相遇,惹得前来参观的人们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装饰混凝土打造的四象图形、轻质高强混凝土设计的花纹螺柱等产品,尽显“金隅砼造”的艺术魅力。

  邯郸金隅商砼公司将“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企”作为发展根本遵循,树立“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干事创业原则,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在运营管理中,贯彻“强化营销、做实站点”思路,将“以客户为中心”融入企业文化,从客户洽谈至售后服务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经过多年耕耘,公司成为邯郸地区实力最强的商砼企业。业务覆盖混凝土全产业链,下辖13家混凝土企业,拥有27条先进生产线、400余台(套)检测研发设备,总资产达9.8亿元,年产能1330万立方米。公司市场占有率和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利润总额达8000余万元,职工归属感和企业凝聚力显著增强。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重视技术创新与研发。依托省级技术创新平台,构建完整技术创新链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发出清水混凝土、耐高温混凝土等特殊性能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其技术成果获“全国建材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等多项荣誉。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投入近亿元对生产设施全封闭改造,降低粉尘排放;推动光伏安装,采用清洁能源加热热水,减少碳排放;升级环保设备,推广砂石回收和泥浆水循环利用技术,实现污水、废料零排放。同时,逐步替换新能源搅拌车,降低碳排放与运输成本,拓展产销业务。公司下辖邯郸地区所有站点均被评为“绩效引领性企业”,为邯郸商混行业绿色转型树立典范。

  因地制宜推进“生产数控中心”建设。完成邯郸主城区三家、聊城两站点的集中建设,实现数据集中采集分析、跨县区统一生产操控和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工干预,提升产品质量,在数智化建设上迈出新步伐。



  面向未来,公司将实施“政策+品牌+管理+服务”策略,坚持一区一策、一站一策、一户一策。以环保与质量双优产品为核心,针对不同区域定制差异化解决方案,开拓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建筑等新兴市场。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建立协同供应网络,提升市场响应与服务能力。依托数字化营销工具,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客户服务体系,精准对接需求,扩大市场份额,以创新营销驱动企业规模与效益的跨越式发展。就像屹立滏阳河畔的金隅亭,如峰峦递来的墨色信笺,以斗拱为折痕飞檐作落款,半角翘起的戗脊钓起星辰,将金隅奋发的使命印记在“龙洞珠泉”之间。邯郸金隅商砼公司正以绩效为引领,在绿色环保与数智化转型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书写着商砼行业的新篇章。

  数智赋能提质效 降本增效促经营

  在混凝土行业绿色转型的大浪潮中,石家庄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以“绩效引领、环保优先”为双轮驱动,深度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将环保标准融入生产管理,加快能源结构与交通运输结构的优化升级。该公司先后荣获河北省住建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河北省健康企业等称号,还获评河北省重污染天气绩效评级引领性企业的称号。

  立足新形势,公司从创新、系统、专业、效率等多个维度发力,推进降本增效与智能化改造深度融合,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挖掘潜能、优化流程、提升效率。

  在降本增效方面,拓宽渠道并研发工业固废替代方案,合理利用粉煤灰、矿渣、尾矿等工业废弃物,既降低原料成本,又践行绿色发展。生产部门则优化生产流程,通过在骨料仓加装高分子板、新增卸料斗、优化系统参数等技改措施,使主机生产效率提高了8%。运输方面,持续推动新能源车队建设,与5家物流企业合作形成长期固定运输,石家庄区域全部实现新能源车辆运输,车辆运转率达97%,运力结构优化与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为高效保供提供了可持续运力支撑。

  在数智化建设上,公司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加速推进。2025年3月完成智能料位系统等核心设备采购,4月实现智能调度一体机全流程调试,窦妪站集中工控中心建成,实现石家庄区域远程集中中控,数智化转型迈出坚实步伐,“智慧大脑”的引入提升了生产效率,为未来发展积蓄新动能。

  以“环保优先、节能降耗、提质增效”为出发点,发挥绩效引领性企业优势,在环保预警期间科学调整生产策略,既严守排放限值,又保障供应时效,圆满完成各项供应任务。



  发展离不开创新。杨建宁创新工作室围绕降低成本、新材料应用、特殊混凝土配制等主题,将先进管理经验转化为实际应用措施,完成多项创新项目。在特种混凝土技术、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如开发高性能的泡沫混凝土应用于黄石高速,特细尾矿砂与人工砂级配优化首次在石家庄应用等。

  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产品通过预拌混凝土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拥有国家专利42项。近几年,科研项目应用于实际工程创造产值8000余万元,利润900万元。杨建宁创新工作室也屡获殊荣,成员在全国混凝土职业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

  展望未来,公司将贯彻“一高双赢三统筹”工作要求,在集团党委带领下,聚焦主责主业,持续降本增效,加速设备升级改造和数智化绿色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混凝土样板”,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迈进。
审核:付强
校对:米果  晓符



点赞(1231)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